追梦人-凤飞飞-流行金曲
《追梦人》是由罗大佑创作词曲,凤飞飞演唱的歌曲,收录于凤飞飞1991年2月1日发行的专辑《浮世情怀》中,该曲也是1991年版电视剧《雪山飞狐》的片尾曲 。

1991年,罗大佑创作了一首《追梦人》悼念台湾作家三毛,而他没有选择三毛生前御用唱将兼好友齐豫、潘越云等人,却选择了当时已经逐渐淡出乐坛的凤飞飞。而《浮世情怀》是凤飞飞最后一张以黑胶唱片形式发行的专辑 。
该曲本是罗大佑为1990年上映的电影《天若有情》创作的普通话版主题曲,歌名原本叫做《青春无悔》。1991年,女作家三毛离世,罗大佑在《青春无悔》中又加入四句歌词,这四句歌词是:“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三毛曾在撒哈拉沙漠生活过,并写下《撒哈拉的故事》,丈夫的逝世一直让三毛无法释怀,她最终选择了自行离开这个世界。而这四句歌词,句句写的都是三毛。因此,改换的歌名《追梦人》,说的正是这位痴情女作家 。
罗大佑创作这首《追梦人》悼念作家三毛,他没有选择三毛生前御用唱将兼好友齐豫、潘越云等人,却选择了当时已经逐渐淡出乐坛的凤飞飞 。
歌曲歌词: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
让它牵引你的梦
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
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红红心中蓝蓝的天
是个生命的开始
春雨不眠隔夜的你
曾空独眠的日子
让青春娇艳的花朵
绽开了深藏的红颜
飞去飞来的满天的飞絮
是幻想你的笑脸
秋来春去红尘中
谁在宿命里安排
冰雪不语寒夜的你
那难隐藏的光彩
看我看一眼吧
莫让红颜守空枕
青春无悔不死 永远的爱人
让流浪的足迹
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飘去飘来的笔迹
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前尘后世轮回中
谁在声音里徘徊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
终难解的关怀
看我看一眼吧
莫让红颜守空枕
青春无悔不死 永远的爱人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
让它牵引你的梦
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
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红红心中蓝蓝的天
是个生命的开始
春雨不眠隔夜的你
曾空独眠的日子
春雨不眠隔夜的你
曾空独眠的日子
电影《天若有情》
《天若有情》是一部由陈木胜执导,阮世生编剧,刘德华、吴倩莲领衔主演的爱情影片,该片于1990年6月14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黑社会青年华弟热衷于飚车,却因抢劫案被警方追捕。在逃避追捕中,他挟持了富家女JoJo,两人意外生情。尽管身份悬殊,JoJo仍选择跟随华弟。然而,随着黑道老大的追杀,他们的生活陷入危机,被迫走上逃亡之路。因参演《天若有情》,吴倩莲获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演员提名。




《天若有情》是一部由陈木胜执导,阮世生编剧,刘德华、吴倩莲领衔主演的爱情影片,该片于1990年6月14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该片黑社会青年华弟热衷于飚车,却因抢劫案被警方追捕。在逃避追捕中,他挟持了富家女JoJo,两人意外生情。尽管身份悬殊,JoJo仍选择跟随华弟。然而,随着黑道老大的追杀,他们的生活陷入危机,被迫走上逃亡之路。
因参演《天若有情》,吴倩莲获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演员提名,吴孟达获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剧情简介
华弟(演员刘德华饰)是舞女的私生子,母亲为情跳楼自杀,于是华弟自幼便与黑社会混在一起,但他对大哥和朋友都有情有义。一日,华弟受大哥所托去替另一伙黑社会头目的抢劫行动做接应,在混乱中挟持了无辜的JoJo(演员吴倩莲饰)做人质。成功逃脱后,他保护JoJo免受同伴伤害,并带她离开,销毁证据。警察根据JoJo在现场留下的手袋找到她,要求她认人,JoJo没有供出他们。但警方已有线报,知道是华弟参与,苦无证据。而喇叭一伙也疑心JoJo会报警,由此,华弟得罪了黑白两道。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华弟与JoJo情感渐深,遭到JoJo父母的反对。华弟为避JoJo,到澳门外公处,JoJo亦追到澳门。然而,华弟突然遭到了黑道老大的追杀,两人一起亡命天涯。


制作团队
《天若有情》制作阵容强大,包括杜琪峰监制、林岭东和王晶策划、陈木胜导演、黄永恒摄影和罗大佑音乐等。它在香港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因为汇聚了精英智慧,在商业和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幕后花絮
《天若有情》是陈木胜导演的电影处女作 。
该片是杜琪峰、林岭东与王晶送给导演王天林(王晶的父亲)退休的礼物,陈木胜为导演是由杜琪峰推荐的 。
2021年8月,为致敬与怀念陈木胜导演,刘德华、甄子丹、吴京、张家辉、陈小春共同演唱了歌曲《真的汉子》,该曲MV中第一个出现的电影画面就来自于《天若有情》
影片特色
电影主题:
《天若有情》以帮派小弟与富家女的爱情为主线,描绘了生活在城市边缘群体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香港的社会状态和命运的不可预测。 片中刘德华饰演的华弟是无人照顾的小混混,生存方式是打打杀杀。他展现出小人物的英雄气质,虽平凡普通,但符合大众心理和消费时代。影片中的平民英雄符合社会整体认知,也呼吁家庭关爱。
叙事手法
这部电影展现了杜琪峰独特的爱情电影风格,他擅长通过叙事构建戏剧冲突。在《天若有情》中,尽管叙事线索相对单一,但情节矛盾丰富,涵盖了男女主角及与反派的冲突。人物成长曲线与叙事张力也为电影增色,避免了平淡无奇。杜琪峰注重情感深度与观众共鸣,使得故事引人入胜。
经典角色:
陈木胜悲情电影中的人物大致属于两种群体,一种是情意深重的边缘人群。阿华作为一个社会边缘人,生活放浪形骸,以出格的装饰和行为来对抗主流社会,但是其感情却出人意料的真诚,对待爱情坚真可靠。因而当这份难得的真诚被世俗力量重重阻碍,甚至被扼杀时,观众便会唏嘘感叹,悲情由此而产生。《天若有情》中的叙事就带有明显的导演风格,男女主因为爱情而结合,但也因为世俗的反对,或者仇人对手的迫害,两人最终生死两隔。
影片评价:
陈木胜精准到位的执导,让《天若有情》在彼时粗制滥造成风的港产片中独树一帜,也为陈木胜打开了电影市场 。虽然在执导这部作品时,陈木胜并没有形成个人风格的概念,但《天若有情》里刘德华和吴倩莲的银幕恋曲,也被公认为港产片爱情的范本。
在《天若有情》中,华仔骑着摩托,鼻血淋漓,后座是穿婚纱的吴倩莲,配以经典歌曲,这一幕无疑是华语电影中最浪漫的时刻,在世界的电影史上也难以找到与之相媲美的浪漫片段,通过平凡的生活精简“对白”,使得电影的艺术价值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祝福-叶蒨文-流行金曲
《祝福》是叶蒨文演唱的歌曲,由潘伟源作词,梁弘志作曲,收录于叶蒨文1988年6月8日发行的同名专辑《祝福》 。

1988年,该曲获得第六届十大劲歌金曲奖、劲歌金曲金奖 、第十一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第一届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至尊歌曲大奖”和“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 。
歌曲《祝福》改编自1987年台湾音乐人梁弘志写给姜育恒的作品《驿动的心》,经过潘伟源的重新填词,创作出了这首歌曲 。叶蒨文十分喜欢这首歌曲,该曲的意境能让她回忆起在加拿大的黄昏时分,与母亲一起在树林中散步的情景 。叶蒨文作为家中的独女,在演唱时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将该曲作为礼物献给自己的父母 。
歌曲《祝福》的曲风与歌词优美,情感真挚 。该曲的开场就是一段舒缓、清亮的钢琴伴奏声,而后叶蒨文纯纯的声音低吟浅唱,有着独特的韵味。该曲仿佛能让听众回到豆蔻年华,回想起那段没有瑕疵的青春。歌声中,叶蒨文通过自己清新柔美的声线演绎出田园诗般的恬静,娓娓道出歌曲中宁静与惬意的感觉 。
歌曲歌词:
徘徊丛林迎着雨
染湿风中的发端
低诉细雨路遥若困倦
静靠湾湾小草倚清泉
悠悠流泉随路转
偶于山中转数圈
一片软软渐黄落叶
荡向清溪之中早飘远
啊 过去过去 多少次心乱
今天今天 随着云烟渐远
听听鸟语 静望雨丝飘断
悄悄的风 赠我衷心
祝福一串
徘徊丛林迎着雨
染湿风中的发端
低诉细雨路遥若困倦
静靠湾湾小草倚清泉
悠悠流泉随路转
偶于山中转数圈
一片软软渐黄落叶
荡向清溪之中早飘远
啊 送你送你 祝福永不断
轻轻地飘 寻觅无边路远
借那鸟语 路上细添温暖
拜托清风 奉上衷心
祝福千串
啊 送你送你 祝福永不断
轻轻地飘 寻觅无边路远
借那鸟语 路上细添温暖
叮嘱清风 奉上衷心
祝福千串
拜托清风 奉上衷心
祝福千串
即兴钢琴曲欢乐颂-布里埃拉·蒙特罗
委内瑞拉钢琴家加布里埃拉·蒙特罗(Gabriela Montero)出生于1970年5月10日,以演出观众指定的古典乐即兴演绎作品闻名。她5岁时首次公开表演,8岁时与委内瑞拉国家青年管弦乐团合作演出,9岁时赴美国学习钢琴。2009年1月20日,蒙特罗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与小提琴家扎伊克·帕尔曼、马友友和单簧管演奏家安东尼·麦吉尔一起演奏了一曲四重奏。
请听加布里埃拉·蒙特罗就贝多芬第9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即兴创作的钢琴曲。
CHI03-Ortiz-Ricercar Nr. 2
迭戈·奥尔蒂斯是16世纪的一位西班牙作曲家。他大约出生于1510年,1570年在那不勒斯去世。据记载,自 1553 年起,迭戈·奥尔蒂斯在那不勒斯担任西班牙阿尔巴公爵及其继任的宫廷乐长。
他著有神圣音乐集《Musices liber primus》(1565 年于威尼斯出版)和一篇关于中提琴演奏的著名论文。这些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装饰和即兴创作的源泉。
请听他创作的里切尔卡(Ricercar) 2号,由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丹尼尔•霍普(Daniel Hope)演奏。里切尔卡是16至17世纪的一种复调器乐曲,又称为寻求曲,由一个声部奏出主题,之后通过其他声部的模仿使得主题得以连绵不断的发展。
“片段-寂静,致狄奥蒂玛”
路易吉·诺诺(Luigi Nono),1924年1月29日-1990年3月8日,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其代表作有歌剧《偏狭的1960》、《在爱情的炽热阳光下》等。他本人是意大利共产党员,作品表现出左翼政治诉求。
“片段-寂静,致狄奥蒂玛”是路易吉·诺诺1980年创作的弦乐四重奏作品。 狄奥蒂玛是古希腊是柏拉图对话录《会饮篇》中的人物。在这部对话录中,她被描述为一位来自希腊曼丁尼亚的智者。哲学家苏格拉底讲述了狄奥蒂玛向他阐述如何正确控制情欲的哲学观点。这一经她之口讲述的情欲观,自文艺复兴以来也被称作“柏拉图式的爱情”。
请听“弦乐四重奏片段-寂静,致狄奥蒂玛”,由明格四重奏乐团(Minguet Quartett)演奏。